1.79万亿的城市生命线工程,物联网企业如何市场掘金?
一束束光纤、一根根电缆、一条条管道,一座座轨道,构成了现代城市的中转网络,这些基础设备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、能源输送、排涝减灾等重要任务,维系着城市正常运行,保障着百千万居民的生产生活,被称为城市生命线。
2022-07-07
了解详情
一束束光纤、一根根电缆、一条条管道,一座座轨道,构成了现代城市的中转网络,这些基础设备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、能源输送、排涝减灾等重要任务,维系着城市正常运行,保障着百千万居民的生产生活,被称为城市生命线。
伴随全球气候变暖,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提升监测预警、风险管控、抢险救援等能力,实现灾害管理的精准治理,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待。不久前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应急建设;近日,国家减灾委员会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》也提出,要优化整合运用各类科技资源,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治理。
随着快速城市化、工业化、信息化和全球气候变化,全球进入了“人类世”时代,这意味着灾害风险系统的演变过程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,各类突发事件多发,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耦合叠加并跨域演化,应急管理实践工作的复杂性日益显著,这对我国未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得益于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持续投入,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大规模推广实施阶段,智慧园区、中外合作产业园、产城融合示范区等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将发展众创空间,促进创业和大众创新。
产业园区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载体,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。 近年来,产业发展与产业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,产业园区已由最初的土地经营、标准厂房模式进化到公共服务、产业服务、产城一体园区模式。
智慧机场源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(smart earth),文献提到智慧机场(smart airport)是2012年,实际上智能机场更符合,汉语“智慧”博大精神、非机器能够实现。